党的建设Party

党的建设 Party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党的建设 > 思想理论
倡导和平性,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来源:求是网   发布时间:2023-09-20   点击:766次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华文明具有突出的和平性。和平、和睦、和谐是中华文明五千多年来一直传承的理念,主张以道德秩序构造一个群己合一的世界,在人己关系中以他人为重。文物工作要积极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坚持弘扬平等、互鉴、对话、包容的文明观,弘扬中华文明蕴含的全人类共同价值。



镶金兽首玛瑙杯的造型,与起源于古希腊的酒具“来通”相似,“来通”曾广泛流行于中亚、西亚地区,沿着丝绸之路不断东传进入中国,让我们见证两千余年来中华文明与丝绸之路沿线各国经济、文化交流的悠久历史。图为在陕西历史博物馆展出的镶金兽首玛瑙杯。新华社记者 李一博/摄


  从《尚书·尧典》“协和万邦”的政治思想到《论语·子路》“和而不同”的君子修为,“以和为贵”的理念深深植根于中华文化基因。中华民族历来崇尚和平,这与农耕文明的历史底蕴息息相关。从仰韶文化和良渚文化的农业遗存可以看出,早期中华文明是建立在以农业为主要物质基础的经济社会之上的,这就意味着古代先民不依赖掠夺获取生存,耕织稼穑成为中国古代社会的重要生产生活内容之一,由此孕育出中华民族勤劳质朴、和合共生的秉性。历史上,虽有某个时期的短暂战乱,之后却能迎来大一统王朝的稳定发展,如南北朝分裂割据之后的隋唐盛世,五代十国混乱之后的北宋繁华,对国泰民安的追求实际就是向往和平稳定的体现。始建于春秋战国的长城,历经秦、汉、隋、明等朝代修建加固,始终是中原王朝的军事防御设施,中华民族从来没有向外侵略扩张的传统。“四大发明”之一的火药源于炼丹术,诞生以后首先是用于制造烟火。我们开拓陆上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是为了促进商贸、文化交流,与近代西方殖民掠夺和海上霸权争夺有着根本之别。水下考古发现的“南海一号”、“长江口二号”和“南海西北陆坡一、二号”等沉船,均是以瓷器为主的商贸船只,充分证明丝绸之路是名副其实的经济交往之路、文化交流之路、思想交融之路。


  中华文明的和平性,从根本上决定了中国始终是世界和平的建设者、全球发展的贡献者、国际秩序的维护者,决定了中国不断追求文明交流互鉴而不搞文化霸权,决定了中国不会把自己的价值观念与政治体制强加于人,决定了中国坚持合作、不搞对抗,决不搞“党同伐异”的小圈子。要积极践行全球文明倡议,扩大文化遗产领域国际合作,提炼展示中华文明的精神标识和文化精髓,增强中华文明传播力影响力,为深化文明交流互鉴、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作出独特贡献。

地址:昆明市人民西路277号云南金控集团

电话:0871—66031632、0871—66031629 传真:0871—660316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