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茶的故乡中国,茶不仅是一种饮品,更是一种14亿多人传承共享的人文精神、生活情怀、处世哲学。
2022年11月29日,一个振奋人心的消息传来——我国申报的“中国传统制茶技艺及其相关习俗”在摩洛哥拉巴特召开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间委员会第17届常会上通过评审,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中国传统制茶技艺及其相关习俗’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对于弘扬中国茶文化很有意义。”习近平总书记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作出重要指示强调,要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不断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和中华文化影响力,深化文明交流互鉴,讲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故事,推动中华文化更好走向世界。
今年上半年,当法国总统马克龙访问广州时,习近平总书记以茶待客,与他在充满岭南风情的松园举行非正式会晤。潮绣、广彩等中国非遗围绕之下,两位国家元首听千年古琴奏千年绝唱,品千年茶韵论千年兴替。
千年茶文化,不绝中国魂。提起中华民族绵延五千多年的文明传承,哪一个中国人能不为之骄傲,为之自豪?
“14亿中国人民凝聚力这么强,就是因为我们拥有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中华精神,这是我们文化自信的源泉。”习近平总书记话语坚定。
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在新的起点上继续推动文化繁荣、建设文化强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是我们在新时代新的文化使命。要坚定文化自信、担当使命、奋发有为,共同努力创造属于我们这个时代的新文化,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
近年来,安徽省合肥市肥西县桃花镇依托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积极开展文化传承特色活动,通过设立黄梅戏兴趣班,聘请戏曲老师免费为小朋友进行黄梅戏教学辅导,让孩子们感受传统戏曲的魅力。图为老师在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指导小朋友学习黄梅戏动作。新华社发 徐勇/摄
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要坚定文化自信——
祖国南海,万里碧波之下,深海考古掀开崭新篇章。
2023年5月20日,中国文物工作者搭乘“深海勇士”号载人潜水器,将水下永久测绘基点布放在海底,开启了对南海西北陆坡两艘古代沉船第一阶段考古调查工作。对两艘沉船进行大范围水下搜索和调查、安全提取200多件文物,文物工作者将对它们进行全面研究,解读其中蕴藏的历史信息……
在五千多年漫长文明发展史中,中国人民创造了璀璨夺目的中华文明,为人类文明进步事业作出了重大贡献。
2022年5月27日,十九届中央政治局就深化中华文明探源工程进行第三十九次集体学习。
“要深入了解中华文明五千多年发展史,把中国文明历史研究引向深入,推动全党全社会增强历史自觉、坚定文化自信,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团结奋斗。”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学习时的重要讲话,意味深长。
还原文明从涓涓溪流到江河汇流的发展历程,孜孜不倦探寻文明起源的奥秘,不仅是为了解答“我是谁”、“我从哪里来”,更是为了让全体中华儿女胸怀自信、阔步前行。
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要秉持开放包容——
“长安复携手,再顾重千金”。
2023年5月18日至19日,中国—中亚峰会在陕西西安举行。百花齐放,礼乐和鸣,中亚各国元首在唐风古韵中,感受中华文化兼纳百川、包容四海的雍容气度。
“陕西是古丝绸之路的东方起点,见证了中国同中亚国家两千多年的深厚友谊。千百年来,中国同中亚人民互通有无、互学互鉴,创造了古丝绸之路的辉煌,书写了人类文明交流史上的华章。”习近平总书记说。
文明因多样而交流,因交流而互鉴,因互鉴而发展。
在新的起点上继续推动文化繁荣、建设文化强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要以更加博大的胸怀,更加广泛地开展同各国的文化交流,更加积极主动地学习借鉴世界一切优秀文明成果,促进外来文化本土化,不断培育和创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要坚持守正创新——
星城长沙,浏阳河边,马栏山视频文创产业园里,经典影像数字修复、5G智慧电台等新技术令人目不暇接,创新产品不断涌现。
2020年9月17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这里考察调研,指出“文化和科技融合,既催生了新的文化业态、延伸了文化产业链,又集聚了大量创新人才,是朝阳产业,大有前途”。
2023年6月7日,首届文化强国建设高峰论坛在深圳开幕。习近平总书记发来贺信,强调“坚持守正创新,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再次发出文化创新的时代强音。
今日之中国,“文博热”火爆、“文创风”劲吹,人民群众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热情日益高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活力迸发——电视机前,《中国诗词大会》广受好评、舞蹈《碇步桥》惊艳观众,生动展示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审美内涵;手机屏里,“全景故宫”、“云游敦煌”等纷纷上线,恢宏灿烂的中华文明更加真实可感地融入国人生活……
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每一种文明都延续着一个国家和民族的精神血脉,既需要薪火相传、代代守护,更需要与时俱进、勇于创新。”
以守正创新的正气和锐气,在继承中转化,在学习中超越,我们的文化绵延不绝,我们的创造生生不息。
知所从来,方明所往。站立在960多万平方公里的广袤土地上,吸吮着中华民族漫长奋斗积累的文化养分,拥有中国人民聚合的磅礴之力,我们担负新的文化使命,必将书写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