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二十届中央政治局第六次集体学习时强调,“推进理论的体系化学理化,是理论创新的内在要求和重要途径”,“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发展是一个不断丰富拓展并不断体系化、学理化的过程”。总书记的重要论述,进一步深化了对理论创新的规律性认识,阐明了体系化学理化对党的创新理论的重要意义和作用。
图为中国共产党历史展览馆展出的习近平总书记的部分重要著作以及学习阐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部分重点图书。刘新武/摄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党勇于进行理论探索和创新,以全新的视野深化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取得重大理论创新成果,集中体现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党的十九大报告将这一思想的主要内容概括为“八个明确”、“十四个坚持”,经过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的概括,到党的二十大报告概括为“十个明确”、“十四个坚持”、“十三个方面成就”,并总结提炼和深刻阐述“两个结合”、“六个必须坚持”等推进党的理论创新的科学方法。随着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的推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不断丰富拓展并不断体系化学理化,构成一个逻辑严密、内涵丰富、系统全面、博大精深的科学体系,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的飞跃。
贯通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坚持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来解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进程中遇到的时代课题,对马克思主义作出了系统的发展。比如,在马克思主义哲学方面,提出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发生变化的思想,是对马克思主义社会矛盾学说的新发展;强调要提高科学思维能力,要观大势、定大局、谋大事,要坚持系统观念,要强化问题导向,要抓重点、抓关键、抓牛鼻子等,是对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实践论的新发展。比如,在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方面,提出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是对马克思主义关于经济发展原则的理论的新发展;提出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等思想,是对马克思主义关于市场经济的理论的新发展。比如,在科学社会主义方面,提出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推进党的自我革命的思想,是对马克思主义建党学说的新发展;提出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思想,是对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的新发展;提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思想,是对马克思主义世界历史理论的新发展;等等。
贯通改革发展稳定、内政外交国防、治党治国治军等各领域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不仅是一个系统的理论体系,而且是一个指导中国这个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最大的社会主义国家阔步前进的战略体系。“十个明确”、“十四个坚持”、“十三个方面成就”、“两个结合”、“六个必须坚持”内在贯通、有机统一,凝结着我们党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宝贵经验和重大成果,体现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认识论和方法论相统一的鲜明特色,共同构成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科学体系。这一科学体系涵盖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目标、总任务、总体布局、战略布局和发展方向、发展方式、发展动力、战略步骤、外部条件、政治保证等基本问题,并根据新的实践对党的领导和党的建设、经济、政治、法治、科技、文化、教育、民生、民族、宗教、社会、生态文明、国家安全、国防和军队、“一国两制”和祖国统一、统一战线、外交等各方面作出新的理论概括和战略指引。同时,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不断发展的开放的理论,在向着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新征程中,必将随着党的新的伟大事业和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深入推进,随着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的全面拓展而持续发展、不断丰富、更加完善。
贯通历史、现实、未来
恩格斯说,历史从哪里开始,思想进程也应当从哪里开始。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深植根于中华文化沃土、植根于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的伟大实践,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贯通历史、现实、未来。回望历史,这一思想坚持唯物史观,坚持以史为鉴,注重从历史中总结经验、汲取智慧,正确把握历史前进方向。直面现实,这一思想坚持理论联系实际,深刻回答了新时代党和国家发展面临的一系列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切实解决了一系列改革发展稳定中的难点问题、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党的建设面临的严峻问题,在指导实践、推动实践中展现出强大真理力量和独特思想魅力。面向未来,这一思想以更宽广的视野、更长远的眼光思考和把握国家未来发展面临的一系列重大战略问题,为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了科学指引。